许公精神的弘扬 对建设定西新时代廉洁文化的意义

作者: 杨 天 日期: 2024-04-24 10:22:33

文化和政治都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文化服务于政治,政治赋能文化,文化具有铸魂立根的作用,政治赋能则影响文化的正常发展。在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和长期执政的时代背景下,坚守什么样的文化立场、秉持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构成马克思主义政党廉洁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以高压态势和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腐败,成为新时代廉洁文化的核心和亮点。今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党中央高度重视廉洁文化建设,强调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如何用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当地廉吏文化传统,推动新时代的廉洁文化建设,显示了更加迫切的固本培元意义。


一、许公廉洁文化在定西产生的基础和发展的几个阶段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廉洁文化虽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但这种文化与执政者的性质和宗旨密切相关,也与政治生态和老百姓的精神信仰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这对加深认识廉洁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富有深刻的启迪。许公廉洁文化在定西的出现和发展,其过程显示了文化传播的某种固有特性。

(一)许公在任为官的历史概况。公元1667年(康熙六年),福建籍著名诗人许铁堂在众多知名人士的共同举荐下,到任安定出任知县。在任上三年,由于安定刚刚遭遇战乱不久,民不聊生。面对大旱,许公寝食难安,他以诗言志:“忆昔在署时,蟋蟀鸣我床。忧来揽衣起,明星何煌煌”;面对百姓的生活,许公心急如焚:“莫求丰年玉,但为荒年谷。维时稍休豫,庶无黍食禄”。老百姓的疾苦使这位江南名士寝食难安,经过慎重思考,许公决定上疏,请求朝廷减负赈灾;因有逆上意,被解职罢官。离任时,他又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解组后别安定父老四首》,诗中“作吏爱令名,赋畀勿乃迁。金钱若夜来,奚由逭殛诛”的为官之美德,做人之情操,读来掷地有声,正气凛然。罢官后,许公穷困潦倒,无资归福建故里,遂一度流寓临洮,以教书卖字为生。人们常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许公一任知县却生计无处。以前的下属见其生活困难无法度日,给他送去粮食,他坚决不收,终因贫病交加,客死陇上,时为康熙十年(1672年)。老百姓念其为官清廉,自发筹资将其安葬于定西县东山脚下,岁时祭祀。定西民间至今还流传着“欲拜祖宗,先敬许公”的传统习俗。

(二)定西干部群众对许公廉政精神的继承发展。许公廉洁文化的形成,经历了从民间自发形成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过程:雍正七年(1730年),先是安定后任的知县应际咸,感念许公居官清廉,亲自撰写了碑额;乾隆元年(1736年),安定知县许宗崃再撰碑文;乾隆六年(1742年),定西进士孙昭为许公墓立碑。以上诸多继任官员和社会贤达人士先后为他重修墓园撰文立碑,予以褒扬;道光二十七年(1847),陕甘巡抚张祥河念及许铁堂为官清正,老百姓有口皆碑,自己慷慨捐资,又命时任安定知县的胡荐夔在修葺城垣时为许公建祠,供人们悼念和缅怀他的清廉政绩。此时适逢晚清重臣林则徐因贬官路经定西,胡知县备晚餐在县衙迎候,交谈中涉及修建许公祠事,林则徐与许公同乡,由同遭政治诬陷,故对胡知县之举十分赞同,并在安定许公祠完工以后,亲自撰写了《建许铁堂师长教师祠碑记》以纪之,为表希俯;许公祠堂建成后,当地临祠的街、巷也遂更名为“许公街”“许公巷”,以示纪念;除城区“许公祠”外,在定西农村以许公塑神立庙者有安定区新集乡的仁义村,群众祭祀的“隍爷”即为许公原型。

许公为官的清誉三百多年来不衰,其盛德世代为安定百姓口耳相传,有关他的事迹在《甘肃通志》和各种版本的《定西县志》中都有记载。清朝同治年间的安定进士王作枢在《兵后过许铁堂先生祠》一诗中说:“毕竟文翁教泽深,口碑千古在人心。官声久并诗名著,二百年来说到今。”从那时起,每逢清明之日,历任县官都会率士民百姓,簇拥着定西城隍轿仗,备抬酒肴,撰写祭文,前往许公墓地祭祀。此风一直延续至1946年。

1998年8月,因修建天境公路310国道时规划的路线穿越了许公坟茔,定西县人民政府又在东山划出数亩地作为移葬许公陵墓之用。当地数千群众自愿参加迁葬仪式,并由民主人士李成业先生主导,在陵园内辟建许公诗歌的书画名人碑廊,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许公纪念馆;到2011年,该纪念馆成为甘肃省、定西市廉政教育基地。

(三)许公廉洁文化对历届定西干部群众的影响。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以“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对廉洁作出精炼概括,“正以处心,廉以律己”“惟廉者能约己而爱人”“廉隅贞洁者,德之令也”等名句,体现中华民族对廉洁的崇尚。沧海桑田,三百多年的历史风雨和反复的政权更替,许公一直给定西干部群众留下了许多回味无尽的廉洁文化故事。可以说,许公廉洁文化在定西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许公因清正廉明而客死安定,使当地人深为感动,也使定西后来的为官者多以许公为自己做官做人的榜样,而群众对定西官员的考评,则以许公为评判标准。作为一名“七品官”,能享受如此冥福殊荣,在历史上十分少见,清誉不衰,其盛德于定西 世代百姓口碑相传。




二、用时代眼光梳理总结许公廉洁文化特征



廉者,政之本也。廉洁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为政者正心修身、清廉自守、涵养情怀,把“廉洁的种子”植入心田,以“人民的勤务员”为自己工作定位,使清正廉洁成为思想自觉和行为习惯。在当前反腐倡廉任重道远的关键时刻,梳理盘点和弘扬许公的廉政文化精神,与我们党的长治久安、不改初心的政治立场、利益代表、价值取向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一)许公清正廉洁思想形成的文化根基。许公出生于福建闽侯的著名文化世家,许氏世代为书香门第,许公本人也在明朝崇祯年间考取了进士,同时又以豪迈奔放的诗歌创作享誉全国,与当时的文坛盟主王渔洋等人结友唱和,《清诗稿》都有他作品收录。许公本人立志甚高,以儒家和士大夫“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为其奋斗的精神坐标。清朝入关后,许氏门庭遭乱,家境日渐破败。面对时代的激烈动荡和兵乱后日益惨淡的家境,已取得举人名分的许铁堂只有继续努力,博取更高的功名。康熙四年(1665年)二月,时年已51岁的许铁堂被保举录用,授巩昌府安定县(今定西市安定区)知县,任期三年。此时的安定已是苦瘠甲于天下,战乱频乃,民不聊生。生存环境的残酷,加之朝廷极重的税赋,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当地人民让许铁堂常常暗自流泪,决心要为安定人民造福。作为一代文化名士,他到任后即以曾是邻县(临洮县)的历史名臣杨椒山为自己榜样,以爱国英雄文天祥为人生楷模,在定西城隍庙题写了“自信飘零如武部,不知昭假有文山”的妙联,表明了他崇高的为官之志即居官爱民、做老百姓满意官员的从政志向。

(二)高度关注百姓生活的民本思想。为了尽快恢复战乱破坏殆尽的民生,上任伊始,许铁堂便开始实施赈灾减赋、修桥铺路等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得到实惠的老百姓打心眼里感激这位父母官,许铁堂也很快得到了安定人民的拥护。他从关注民间教育,教化民风做起,积极倡导文人学士创办学坊,督课文字,定西各乡于是有了私塾学坊,其声誉开始在陇上广为流传。

(三)自觉抵制贪腐思想和根除民间陋习。许铁堂在知县期间,巧妙通过民间信仰根除陋习。民间有许多关于他跟定西的隍爷(指文天祥)互通阴阳的传说,从此根除了群众在街上乱倒脏水的陋习,通过治理污水,倡导公共卫生。当时,贪腐思想已在清朝的整个官场中暗流涌动,为了赈灾减负平息民怨,许铁堂数次上凑朝廷请求赈灾减赋。不仅建议没被采纳,还得罪了三司大吏。康熙六年(1667)十二月被革职罢官。这在许公的诗作《解组后别安定父老》,真实地反映了安定百姓的苦难,深切表达了同情眷念和痛楚忧伤之情:“作吏爱令名,赋畀毋乃迂。金钱若夜来,奚由逭殛诛。”道出为官之美德,做人之情操,读来掷地有声,正气凛然。同时,也倾诉自己因为上疏直言,遭到革职罢免的不平心声:“坚白反见诬,廉吏不可为”;“直道故难容,三黜亦士师”。表明自己虽遭革职,然不改初衷,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博大胸襟。




三、弘扬许公廉吏精神与建设新时代廉洁文化的现实意义



廉洁社会不仅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追求,也是当代中国人民期望的现实要求。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重点是借鉴历代廉吏文化,从转变党的干部作风入手,加强各级干部的思想修养,通过倡导“崇廉拒腐”“廉洁自律”“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坚持标本兼治、固本培元的廉洁文化教育,把廉洁文化纳入党的建设议题,使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活经验得到提升。

(一)倡导廉洁文化,就要大力宣传许公唯干唯实的思想。纵观许铁堂在任内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面对连年的自然灾害加上战乱,他莫不寝食难安;面对百姓的疾苦,他心急如焚;面对清政府苛捐杂税繁多的情况,他坚决抵制;对自己所遭不公待遇,他坦然表白。一任知县自身穷困,心里却装着满腔催人泪下的自责和愧疚!一介名士,穷而不能独善其身,莫不令人敬佩叹惋。作为领导干部,弘扬许公的唯干唯实思想,对党中央提出的“不断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要求具有奠基性的现实意义。

(二)倡导廉洁文化,就要大力宣传许公知行合一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明确提出“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任务。针对目前党内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严厉要求全党必须坚决反对和抵制“码头文化”“圈子文化”以及各种腐朽文化,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许公在任期间,不注重结交权贵,而是重教兴学,架桥铺路,教化民风,巡乡访贫,体查民情,乐善好施,关爱百姓,卓有政声,深受百姓拥戴称颂;清廉自持,公俸所得,多用以助学济民;他清廉自持,关心百姓的疾苦,公俸所得,多以济民、助学,卓有政声。为人光明磊落,知行合一,不畏权势,断案如神,被百姓誉为“许青天”。

(三)倡导廉洁文化,就要大力宣传许公以德树人的思想。许公在安定期间以身作则,下属看到他生活困苦,建议按照“惯例”适当增加赋税,从中抽取部分用于其修缮房屋、改善生活。许铁堂听后大怒:“为官不能清正,其祸如虎。为官清廉在于俭,自己尚且不能做到,何以服众?”下属听后羞愧难当,从此不再提及此事。他通过捐献自己的俸禄来重教兴学,教化民风,割除百姓中不讲卫生的陋习;架桥铺路,巡乡访贫,体查民情,乐善好施,关爱百姓,深受百姓拥戴称颂;清廉自持,公俸所得,多用以助学济民;不畏权势,秉公办案,卓有政声,民国《安定县志》记载许珌“居官清慎,爱士重学,而尤倜傥乐施,虽妇孺能道其廉明”。这都是当代廉洁文化所包涵的关键内容。针对《意见》提出的 “要夯实清正廉洁思想根基”“要厚植廉洁文化基础”“要发挥廉洁教育基础作用”“要弘扬崇廉拒腐社会风尚”等等,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要义,就是要传承和发展先进的政党文化和廉洁文化。




结  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创了管党治党从宽松软向严紧硬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并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大力弘扬许公在任安定期间的廉洁文化思想,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当代廉政文化建设的有益补充和诠释,有着巨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宣传和弘扬好许公的廉洁文化,有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氛围,为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有力的政治支撑。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建设廉政文化同把握政治定力紧密结合,通过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为全社会树立政治意识、提高政治觉悟、增强政治执行力提供保证。